在Python中, 有常见的5个数学运算符, 分别是:
加 | + | |
减 | – | |
乘 | * | |
除 | / | |
余 | % | 数学知识, 在整数的除法中, 当不能被整除的情况下, 就会产生余数, 如7÷3=2…1, 而1就是余数 |
首先: Python推荐的是一行一句代码, 然后代码的执行顺序是从上往下.
示例代码如下:
a = 520
b = a + 1
c = a - 2
d = a * 3
e = a / 4
f = a % 2 # f的值就是a除以2得到余数
print(a)
print(b)
print(c)
print(d)
print(e)
print(f)
清空a.py的内容, 写入以上代码, 然后执行代码, 查看输出结果是什么.
预期结果是不是如你所料?
没错, 变量除了可以被赋值, 还可以被使用.
在上例中, 变量b, c, d, e, f 的值是由变量a经过数学运算后产生.
我们再来一段代码:
a = 520
a = a - 10
b = a + 10
print(a)
print(b)
清空a.py的内容, 写入以上代码, 然后执行代码, 查看输出结果是什么.
预期结果是不是没有如你所料?
在首次学习编程时, 新手对于变量的使用是有些迷糊的, 我将逐条解释上述代码:
请再次记住: 代码是从上往下开始执行的.
第1行: 变量a被赋值了520
第2行: 变量a被赋予变量a减10后的值 –> 变量a又重新被赋值了一次
第3行: 变量b被赋予变量a加10后的值 –> 请记得, 变量a在第2行时其值已被更新为510
回想我们之前在内功心法对于变量的描述,
变量是个容器, 你可以通过赋值的手段多次更新其值,
当使用时, 计算机会读取它当前的值来参与运算.
练习题1: 请创建两个变量(a, b), 分别赋值(1314000, 520), 再创建变量c来保存它俩之和, 最后打印出变量c的值
答案: 1314520
练习题2: 请创建变量a, 赋值100, 然后让其值再乘以100, 然后让其值再减1, 最后打印其值
答案: 9999
练习题3: 请创建变量(a, b), 赋值(10, 100), 然后让变量b的新值为变量a和变量b的乘积, 再让变量a的新值为变量a和变量b的和, 最后打印出a, b值
答案: 1010和1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