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概述:层次、模型及应用

该思维导图概述了网络体系结构及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,介绍了OSI/RM和TCP/IP协议模型的分层原则与功能。OSI模型分为七层,各层负责不同的通信任务,提供多种服务类型。TCP/IP模型则简化为四层,具备灵活性和好实施性。此外,还列举了常用的网络协议,如HTTP、FTP、SMTP等,强调协议在数据交换和网络通信中的重要性。通过比较,凸显了两种模型的异同点。

源码
#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概述
## 1. 基本概念
- 协议
  - 定义数据交换的规则和标准
  - 重要性:确保不同设备之间能够顺利通信
- 层次(分层)
  - 网络体系结构分为多个层次
    - 每一层负责不同的功能
    - 层次的优点:简化复杂度,便于管理
- 接口
  - 不同层次之间的交互点
    - 定义层与层之间的通信规则
    - 确保数据的一致性与可靠性
## 2. OSI/RM(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)
- 分层原则
  - 网络通信分为七层
    - 物理层
      - 负责传输原始的比特流
    - 数据链路层
      - 提供节点到节点的数据传输
      - 处理帧的传输
    - 网络层
      - 负责数据包的路由选择
    - 传输层
      - 提供端到端通信服务
      - 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
    - 会话层
      - 管理会话和连接
    - 表示层
      - 处理数据的表示、安全和压缩
    - 应用层
      - 提供网络服务给应用程序
- 提供的服务类型
  - 面向连接的服务
    - 可靠服务,如TCP
  - 面向无连接的服务
    - 不可靠服务,如UDP
## 3. TCP/IP协议模型
- 组成及各层功能
  - 应用层
    - 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
    - 常用协议:HTTP、FTP、SMTP
  - 传输层
    - 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
    - 常用协议:TCP、UDP
  - 网络层
    - 负责数据包的路由选择
    - 常用协议:IP、ICMP、ARP
  - 网络接口层
    - 处理与网络硬件相关的操作
    - 常用协议:以太网、Wi-Fi
- 特点
  - 简单、灵活、易于实现
  - 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和服务
- TCP/IP与OSI/RM的对应关系
  - 应用层、表示层、会话层
    - 对应OSI的应用层
  - 传输层
    - 对应OSI的传输层
  - 网络层
    - 对应OSI的网络层
  - 网络接口层
    - 对应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
- 基于TCP/IP的应用服务端口
  - 每个应用服务都有特定端口号
- TCP/IP与OSI/RM的异同
  - OSI模型有七层
  - TCP/IP模型通常分为四层
  - OSI模型更理论化
  - TCP/IP模型更实用
## 4. 其他常用网络协议
- HTTP
  - 超文本传输协议,用于Web数据传输
- FTP
  - 文件传输协议,用于文件传输
- SMTP
  -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,用于电子邮件传输
- POP3
  - 邮局协议版本3,用于接收电子邮件
- ICMP
  - 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,用于网络诊断
- ARP
  - 地址解析协议,用于将IP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
图片
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概述:层次、模型及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