样本收集与分析:梨火疫病菌的研究流程
该思维导图概述了样本收集与分析的流程,包括从中国及中亚地区收集梨火疫病菌样本, 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,分析基因组特征和质粒,比较与模式菌株CFBP1430的相似性,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以及致病性测试。通过这些步骤,可以深入理解梨火疫病菌的遗传特征和致病机制,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。
源码
# 样本收集与分析
## 1. 样本收集
- 来源
- 中国不同地区
- 哈萨克斯坦
- 吉尔吉斯斯坦
- 菌株数量
- 13株梨火疫病菌(Erwinia amylovora)
## 2. 全基因组测序
- 样本数量
- 15株菌株
- 测序目的
- 获取基因组序列信息
## 3. 基因组组装与特征评估
- (1) 蛋白编码序列预测
- 使用Glimmer 3.0软件
- (2) 基因组相似性比较
- 模式菌株CFBP1430
- 平均核苷酸一致性(ANI)值计算
## 4. 基因注释与质粒鉴定
- (1) 功能注释
- 数据库
- COG
- KEGG
- GO
- Swiss_Prot
- NR
- (2) 质粒分析
- 存在情况
- (3) 毒力因子基因注释
## 5. 与模式菌株CFBP1430的比较分析
- (1) 染色体倒位
- (2) 基因组共线性
- (3) 序列变异
- SNPs
- DIPs
- (4) 质粒分布分析
## 6. 系统发育分析
- 数据来源
- NCBI数据库
- 132株E. amylovora菌株
- 10株E. pyrifoliae菌株
- 构建系统发育树
- 进化关系分析
- 中国菌株与其他地区菌株
## 7. 致病性测试
- 测试对象
- 15株菌株
- 观察
- 未成熟梨果实上的致病能力差异
图片
![样本收集与分析:梨火疫病菌的研究流程](http://dl.min2k.com/diagrams/c1ae0d58ef0c031c69c7c7996a854261.webp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