监控指标分布:可用性、性能、业务、和安全监控分析

该思维导图展示了监控指标的分布情况。可用性监控占25%,用于定期检查系统或网络服务的可用性;性能监控占30%,关注CPU和内存的使用情况,识别性能瓶颈;业务事务监控占35%,跟踪RFC调用,确保业务流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;安全监控占10%,记录异常登录活动,预警安全威胁。这些监控指标共同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。

源码
# 监控指标分布
## 可用性监控(Ping)
- 占比:25%
- 说明:检查系统或网络服务是否可用,定期发送Ping请求。
- 应用场景
  - 定期维护
  - 故障排查
  - 服务水平协议(SLA)监控
- 工具
  - Zabbix
  - Nagios
  - Pingdom
## 性能监控(CPU/内存)
- 占比:30%
- 说明:关注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,识别性能瓶颈,确保高负载顺畅运行。
- 关键指标
  - CPU使用率
  - 内存使用情况
  - 磁盘I/O
  - 网络流量
- 工具
  - Prometheus
  - Grafana
  - New Relic
## 业务事务监控(RFC调用)
- 占比:35%
- 说明:跟踪业务流程,确保有效性和稳定性,及时处理潜在故障。
- 关键指标
  - RFC调用成功率
  - 响应时间
  - 失败率
- 工具
  - Dynatrace
  - AppDynamics
  - Splunk
## 安全监控(异常登录)
- 占比:10%
- 说明:识别并记录异常的登录活动,确保系统安全,预警安全威胁。
- 关注点
  - 登录来源
  - 登录频率
  - 异常行为模式
- 工具
  - ELK Stack
  - Splunk
  - Security Onion
图片
监控指标分布:可用性、性能、业务、和安全监控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