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染病学总论:感染、类型及发展阶段分析
该思维导图概述了传染病学的基本概念,包括感染、传染病的定义及其特点。它还分类列举了感染类型如外源性感染、混合感染等,及其病程分期,如急性、慢性等。最后,划分了传染病的发展阶段,包括潜伏期、前驱期、明显期和转归期,强调了病原体与宿主状态的相互影响。
源码
# 传染病学总论
## 一、感染与传染病概念
### 感染定义
- 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
- 定居繁殖
- 引发病理反应
### 抗感染免疫
- 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
- 免疫系统的功能
-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
### 易感性
- 动物对特定病原微生物无免疫力
- 风险因素分析(年龄、健康状态等)
### 传染病定义
- 病原微生物引起
- 具备潜伏期、临床表现、传染性特点
#### 特点
- 病原体与机体相互作用
- 病原体特性(毒性、耐药性)
- 宿主反应(免疫逃逸)
- 传染性 & 流行性
- 传播途径(空气、接触等)
- 特异性反应 & 耐过免疫
- 特征性临床表现
## 二、感染的类型(10种分类)
### 外源性 vs 内源性感染
- 外源性
- 病原体从体外侵入(如细菌、病毒)
- 内源性
- 条件性病原体活化(如猪肺疫、马腺疫)
### 单纯 vs 混合 vs 继发感染
- 单纯
- 单一病原体(如CDV)
- 混合
- 多种病原体协同(如CDV+CPV)
- 继发
- 初次感染后二次感染(如犬细小继发细菌感染)
### 显性 vs 隐性感染
- 显性
- 明显症状(如鸡新城疫)
- 隐性
- 无症状,抵抗力下降时发病
### 局部 vs 全身感染
- 局部
- 局限病灶(如脓创)
- 全身
- 病原体入血扩散(菌血症、败血症等)
### 典型 vs 非典型感染
- 典型
- 特征性症状(如犬瘟热双向热)
- 非典型
- 症状变(如非典鸡瘟)
### 良性 vs 恶性感染
- 良性
- 低死亡率(如普通感冒)
- 恶性
- 高死亡率(如口蹄疫)
### 病程分期
- 感染最急性
- 数小时死亡(炭疽、巴氏杆菌病)
- 急性
- 数天~2-3周(猪瘟、丹毒)
- 亚急性
- 病程稍缓(疹块性丹毒)
- 慢性
- 超1个月(结核病、布病)
### 持续性 vs 慢病毒感染
- 持续性
- 长期带毒(疱疹病毒、PRRSV)
- 慢性
- 潜伏期长、渐进死亡(疯牛病、痒病)
### 顿挫型 vs 一过型感染
- 顿挫型
- 症状重但迅速消退(流行后期)
- 一过型
- 轻症无症状恢复(如PRRS成年猪)
### 温和性感染
- 临床表现轻缓(如温和性猪瘟)
## 三、传染病发展阶段
### 潜伏期
- 病原体繁殖至症状出现
- 急性病潜伏期短(差异小)
- 慢性病潜伏期长(差异大)
### 前驱期
- 初期征兆
- 体温升高
- 食欲减退
- 精神异常
- 持续时间
- 数小时~1-2天
### 明显期(发病期)
- 特征性症状高峰
- 如犬瘟热、猫瘟热
### 转归期
- 死亡
- 病原体强或宿主弱
- 恢复
- 免疫力强或病原体弱
-
图片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