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权变动法律规定与不动产登记模式分析

该思维导图总结了物权变动的概念及分类,包括不动产和动产物权的变动模式、登记要求和特殊制度。重点强调不动产登记的效力、机构职责和查询机制,同时介绍了动产物权的交付方式和特殊情况。还讨论了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及其登记要求,指出物权变动的有效性与善意第三人保护之间的关系。

源码
# 物权变动法律规定与不动产登记模式分析
## 一、物权变动概述
- 概念
  - 物权的设立
  - 物权的变更
  - 物权的转让
  - 物权的消灭
- 模式
  - 合意加公示
  - 债权形式主义为主
  - 公示对抗主义为例外
## 二、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
- 登记要件主义
  - 登记为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
- 登记对抗主义
  - 未经登记物权变动有效
  - 但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
- 主要区别
  - 登记作为生效要件的性质
  - 善意第三人的保护程度
## 三、不动产登记
### (一)概念和特征
- 国家登记机构的角色
- 登记的公示作用
- 产权界定及交易安全维护
### (二)登记簿与权属证书
- 登记簿
  - 记载物权变动及相关事项
- 权属证书
  - 证明物权
  - 非确权的主要依据
### (三)登记效力
- 登记效力与合同效力的区分
- 《民法典》第215条的规定
  - 未登记不影响合同效力
### (四)登记机构职责
- 职责
  - 查验、询问
  - 实地查看
  - 如实登记
  - 其他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
### (五)登记查询
- 查询主体
  - 权利人
  - 利害关系人
- 登记机构义务
  - 提供查阅及复制便利
### (六)特殊登记制度
- 更正登记
  - 纠正登记错误
- 异议登记
  - 提出物权归属异议
- 预告登记
  - 保障将来物权实现
### (七)登记机构责任
- 拒绝查询的后果
  - 无正当理由需承担责任
## 四、动产物权变动
### (一)动产交付
- 交付方式
  - 实际交付
    - 占有转移
  - 视为交付
    - 特殊约定代替实际交付
### (二)特殊动产物权变动
- 涉及对象
  - 船舶
  - 航空器
  - 机动车
- 登记对抗主义的适用
- 善意第三人的要件
  - 不知情
  - 支付对价
  - 满足其他要件
## 五、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
### (一)类型
- 继承
- 法院判决
- 征收
### (二)登记要求
- 物权变动需登记的性质
- 新权利人处分的登记要求
  - 先登记否则不发生物权变动效力
图片
物权变动法律规定与不动产登记模式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