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液的组成、功能、特性与相关疾病概述
该思维导图详细介绍了血液的组成、功能、理化特性、血细胞的生成与破坏、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、血型与输血原则,以及与血液相关的疾病。血液由血浆(55%)和血细胞(45%)组成,具有运输、调节及防御等功能。血液的理化特性包括颜色、比重、粘度和pH值。血液的生成主要在骨髓进行,凝固过程涉及多种凝血因子。血液相关疾病如贫血、白血病及凝血障碍也是重要内容。
源码
# 血液
## 1. 血液的组成
### 血浆(55%)
#### 1.1 水(90-92%)
- 溶剂作用
- 运输介质
#### 1.2 电解质
- 阳离子
- Na⁺
- K⁺
- Ca²⁺
- Mg²⁺
- 阴离子
- Cl⁻
- HCO₃⁻
- HPO₄²⁻
#### 1.3 蛋白质(7-9%)
- 白蛋白(60%)
-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
- 运输脂类、激素、药物
- 球蛋白(35%)
- α、β球蛋白
- 运输脂类、金属离子
- γ球蛋白
- 免疫球蛋白
- 参与免疫反应
- 纤维蛋白原(4%)
- 参与血液凝固
#### 1.4 其他溶质
- 营养物质
- 葡萄糖
- 氨基酸
- 脂肪酸
- 代谢废物
- 尿素
- 尿酸
- 肌酐
- 气体
- O₂
- CO₂
- 激素、维生素
### 血细胞(45%)
#### 2.1 红细胞(99%)
- 功能
- 运输氧气(Hb结合O₂)
- 运输二氧化碳(HCO₃⁻形式)
- 结构
- 无核
- 双凹圆盘状
- 含血红蛋白(Hb)
- 寿命:约120天
#### 2.2 白细胞(<1%)
- 粒细胞
- 中性粒细胞(50-70%)
- 吞噬细菌和异物
- 嗜酸性粒细胞(1-4%)
- 抗寄生虫、抗过敏
- 嗜碱性粒细胞(0.5-1%)
- 释放组胺、肝素
- 无粒细胞
- 淋巴细胞(20-40%)
- T细胞:细胞免疫
- B细胞:体液免疫
- 单核细胞(2-8%)
- 分化为巨噬细胞
- 吞噬病原体
#### 2.3 血小板(<1%)
- 功能
- 参与凝血和止血
- 释放生长因子
- 寿命:约7-10天
## 2. 血液的功能
### 运输功能
- 氧气(红细胞)
- 二氧化碳(红细胞、血浆)
- 营养物质(血浆)
- 代谢废物(血浆)
- 激素(血浆)
### 调节功能
- 体温调节
- pH值调节
- 渗透压调节
### 防御功能
- 免疫反应
- 凝血和止血
## 3. 血液的理化特性
### 颜色
- 动脉血:鲜红色
- 静脉血:暗红色
### 比重
- 全血比重:1.050-1.060
- 血浆比重:1.025-1.030
### 粘度
- 全血粘度:4-5倍于水
- 血浆粘度:1.6-2.4倍于水
### 渗透压
- 晶体渗透压
- 胶体渗透压
### pH值
- 正常范围:7.35-7.45
## 4. 血细胞的生成与破坏
### 造血器官
- 骨髓:主要造血器官
- 脾脏
- 淋巴结
### 血细胞的生成
- 红细胞生成
- 白细胞生成
-
图片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