脐疝概述:定义、分类、临床表现与治疗策略
该思维导图描述了脐疝的定义、分类、临床表现、诊断和治疗策略。脐疝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,前者多见于新生儿,后者常见于中老年女性。临床表现包括可复性脐疝和嵌顿后症状。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体检,辅以影像学检查。儿童通常观察至2-4岁,成人推荐手术。嵌顿的脐疝需紧急手术治疗。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体重和管理慢性疾病。
源码
# 脐疝概述
## 定义
- 腹腔内容物通过脐部腹壁缺损突出
- 脐部为腹壁天然薄弱区
- 产生原因:
- 胚胎期脐带通过处形成瘢痕组织
## 分类
### 先天性脐疝
- 原因
- 胚胎期脐环闭合不全
- 发生率
- 约10%-20%
- 特点
- 新生儿多见
- 膨出在出生后数月内
- 2岁前可自愈
### 获得性脐疝
- 高发人群
- 成人,尤其中年和老年女性
- 病因
- 腹内压长期升高
- 危险因素
- 肥胖(BMI>30增加风险2-3倍)
- 多次妊娠导致腹壁松弛
- 慢性咳嗽
- 便秘
- 腹水
- 有腹部手术史
## 临床表现
### 初期症状
- 可复性脐疝
- 内容物可自由回纳
- 不适感
- 偶尔胀痛
### 嵌顿后症状
- 剧烈腹痛
- 呕吐
- 腹胀
- 肠鸣音减弱
- 合并肠梗阻时症状加重
## 诊断
- 主要依靠
- 病史与查体
- 典型体征
- 脐部不可复性肿块伴压痛
- 影像学检查
- 超声:明确疝内容物
- CT:评估嵌顿程度及并发症
## 治疗策略
### 小儿脐疝
- 疝环小于1.5cm
- 观察至2-4岁
- 持续存在或增大时需手术
### 成人脐疝
- 推荐手术干预
- 特别对于症状明显者
- 手术方式
- 开放修补术
- 腹腔镜修补术
- 现代技术
- 使用聚丙烯或生物补片加固腹壁
- 复发率降至1%-5%
### 嵌顿性脐疝
- 紧急手术是唯一选择
- 必要时评估肠管活力
- 行肠切除
## 预防措施
- 控制体重
- 避免腹压增高
- 妊娠期使用腹带支持腹壁
- 积极管理慢性疾病
- 如COPD或便秘
- 脐部肿块持续存在或伴不适时应尽早就诊
图片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