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害循环:定义、关键阶段、循环类型与影响因素
该思维导图概述了病害循环的全过程,包括病原物的侵染、传播及再侵染。关键阶段包括越冬/越夏、初侵染、繁殖扩散、再侵染和循环终止。病害可分为单循环和多循环类型,受环境、寄主、病原及人为因素的影响。各阶段涉及的存活形式、传播途径和繁殖方式等对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。
源码
# 病害循环
## 1. 定义
- 病原物侵染
- 过程
- 传播
- 再侵染
## 2. 关键阶段
### 2.1 越冬/越夏
- 存活场所
- 土壤
- 病残体
- 种子
- 寄主
- 存活形式
- 孢子
- 菌核
- 病毒颗粒
### 2.2 初侵染
- 传播途径
- 空气
- 水
- 昆虫
- 人为
- 条件
- 感病寄主
- 适宜环境
### 2.3 繁殖扩散
- 扩展方式
- 局部扩展
- 叶斑
- 系统扩展
- 枯萎
- 繁殖方式
- 无性
- 分生孢子
- 有性
- 子囊孢子
### 2.4 再侵染
- 特点
- 同季多次侵染
- 例:锈病
### 2.5 循环终止
- 原因
- 环境不适
- 寄主抗性
- 人工干预
## 3. 循环类型
- 单循环病害
- 特点
- 每年一次
- 例:黑穗病
- 多循环病害
- 特点
- 每年多次
- 例:白粉病
## 4. 影响因素
- 环境因素
- 温湿度
- 光照
- 土壤
- 寄主因素
- 抗病性
- 生育期
- 病原因素
- 致病力
- 繁殖力
- 人为因素
- 栽培方式
- 药剂使用
图片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