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甫的一生:从读书游历到漂泊西南的历程

该思维导图概述了唐代诗人杜甫的一生,分为四个主要时期:读书游历时期、困守长安时期、陷安史叛军中与为官时期,以及漂泊西南时期。各阶段标志着他的人生经历、社会背景及创作成果,包括代表性诗作,如《望岳》、《兵车行》、《春望》和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等,展示了杜甫在艰难环境中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。

源码
# 杜甫的一生
## 读书游历时期(712_745年)
- 主要经历
  - 自幼好学
    - 七岁作诗
  - 青年时期游历各地
    - 过着“裘马颇清狂”的生活
  - 曾赴洛阳应举
    - 未中
- 代表性诗歌
  - 《望岳》
    - 描述大自然的壮美
    - 表达诗人志向
## 困守长安时期(746_755年)
- 主要经历
  - 为求功名赴长安
    -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
  - 李林甫弄权
    - 科举未中
  - 向权贵干谒
    - 无果而终
  - 生活穷困
    - 43岁时谋得管理兵器的小官
  - 遭遇饥荒
    - 幼子饿死
- 代表性诗歌
  - 《兵车行》
    - 描述战争苦况
  - 《丽人行》
    - 讽刺官场
  - 《前出塞》
    - 表达壮志
  - 《后出塞》
    - 反映边塞生活
  - 《赴奉先咏怀》
    - 诗人内心挣扎
## 陷安史叛军中、为官时期(756_759年)
- 主要经历
  - 安史之乱爆发
    - 被叛军俘虏
  - 被押至长安
    - 冒险逃出
  - 被授左拾遗
    - 康复后谋官职
  - 因营救房琯
    - 触怒肃宗被贬
  - 759年经历唐军邺城之战
    - 大败
  - 从洛阳返回华州途中
    - 目睹战乱惨状
- 代表性诗歌
  - 《月夜》
    - 表达思乡之情
  - 《悲陈陶》
    - 对历史的感慨
  - 《春望》
    - 国家沦陷之痛
  - 《新安吏》
    - 描述官吏之贪婪
  - 《石壕吏》
    - 对社会不公的控诉
  - 《潼关吏》
    - 战争与民生
  - 《新婚别》
    - 离别的哀伤
  - 《垂老别》
    - 对人生的反思
  - 《无家别》
    - 家园破碎的苦楚
## 漂泊西南时期(760_770年)
- 主要经历
  - 弃官后漂泊西南
    - 寻求避难
  - 在成都建草堂
    - 追求宁静生活
  - 后移居夔州
    - 漂泊于湖北、湖南一带
  - 生活困苦
    - 疾病缠身
- 代表性诗歌
  - 《蜀相》
    - 追忆旧事
  - 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
    - 对民生疾苦的关注
  - 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
    - 战后感悟
  - 《咏怀古迹五首》
    - 寄托对历史的思考
图片
杜甫的一生:从读书游历到漂泊西南的历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