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茛科药用植物特点及药用价值综述

该思维导图概述了毛茛科的几种药用植物,包括黄连、乌头和芍药。黄连具有清热燥湿和解毒功效,乌头可祛风除湿,但需注意其毒性;芍药分为白芍和赤芍,分别具有调经和凉血的作用。此外,毛茛科植物普遍具备两性花和丰富的生物碱成分,但需规范炮制以避免中毒。

源码
# 毛茛科药用植物特点及药用价值综述
## 毛茛科概述
- 特征
  - 主要特征
    - 两性花
    - 辐射对称
    - 雄蕊多数,螺旋排列
  - 化学成分
    - 生物碱和苷类丰盛
  - 毒性预警
    - 多含毒性成分
    - 需规范炮制
## 1. 黄连(Coptis chinensis)
### 基本信息
- 科属
  - 毛茛科(Ranunculaceae)
  - 黄连属(Coptis)
- 别名
  - 味连
  - 川连
### 形态特征
- 根茎
  - 黄色
  - 多分枝
  - 断面鲜黄色
- 叶
  - 基生叶三全裂
  - 裂片锐锯齿
- 花果
  - 小黄绿色花
  - 蓇葖果6-9枚
### 药用价值
- 有效成分
  - 生物碱(小檗碱、黄连碱)
- 功效
  - 清热燥湿
  - 泻火解毒
- 临床应用
  - 湿热呕吐
  - 泻痢,黄疸
### 栽培特点
- 生长周期
  - 5-7年采收
- 特殊要求
  - 荫蔽环境
## 2. 乌头(Aconitum carmichaelii)
### 基本信息
- 科属
  - 毛茛科(Ranunculaceae)
  - 乌头属(Aconitum)
- 别名
  - 川乌
  - 草乌
### 形态特征
- 块根
  - 母根称'乌头'
  - 子根称'附子'
- 叶
  - 掌状深裂
  - 再羽状分裂
- 花
  - 总状花序
  - 盔瓣兜状,蓝紫色
### 药用价值
- 有效成分
  - 二萜类生物碱(乌头碱)
- 炮制要求
  - 长时间浸泡蒸煮去毒
- 功效
  - 祛风除湿(制川乌)
  - 温经止痛(附子)
### 毒性信息
- 中毒症状
  - 麻木
  - 心律失常
- 安全用量
  - 3-6g(炮制产品)
## 3. 芍药(Paeonia lactiflora)
### 基本信息
- 科属
  - 毛茛科(Ranunculaceae)
  - 芍药属(Paeonia)
- 别名
  - 白芍
  - 赤芍
### 形态特征
- 根
  - 圆柱形
  - 表面颜色
    - 白芍:类白色
    - 赤芍:棕红色
- 叶
  - 二回三出复叶
  - 小叶披针形
- 花
  - 单生枝顶
  - 花瓣5-10,白色至粉红色
### 药用价值
- 加工差异
  - 白芍:去皮水煮
  - 赤芍:直接干燥
- 功效
  - 白芍:养血调经
  - 赤芍:清热凉血
### 文化价值
- 观赏用途
  - '花相'之称
- 道地产区
  - 安徽亳州(白芍)
图片
毛茛科药用植物特点及药用价值综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