激励理论:强化、期望、公平与方法

该思维导图总结了激励理论的五个主要方面:强化理论(斯金纳,关注刺激与行为的关系);期望理论(强调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决定激励力);激励方法(包括工作激励、成功激励和综合激励);公平理论(亚当斯,关注报酬公平性对积极性的影响);以及补充要点(激励对象、关键要素、效价等)。 各理论阐述了激励的机制、过程及方法,并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如何提升员工积极性,最终目标是实现努力、组织目标和个人需求的统一。

源码
# 激励理论
## 强化理论
- 提出者:美国斯金纳
- 主要观点
  - 行为是刺激的函数
    - 有利刺激导致行为重复
    - 不利刺激导致行为减弱直至消逝
- 强化类型
  - 正强化
  - 负强化
  - 加强效果
## 期望理论
- 主要观点
  - 行为取决于预期结果的吸引力
- 积极性调动
  - 依赖于期望值与效价的乘积
    - 高效价 + 高期望值 = 高激励力
- 激励过程关系
  - 努力与绩效
  - 绩效与奖励
  - 奖励与满足需求
- 理论基础
  - 自我利益
  - 双向期望
## 激励方法
- 工作激励
  - 工作扩大法
  - 工作丰富法
  - 岗位轮换法
- 成功激励
  - 物质激励
  - 精神激励
  - 激励效果评估
- 综合激励
  - 榜样
  - 危机管理
  - 培训
  - 环境激励
## 公平理论
- 提出者:美国亚当斯 (1965年)
- 主要观点
  - 报酬公平性影响工作积极性
  - 员工关注自身与他人报酬比较
- 不公平反应
  - 提高报酬请求
  - 减少投入
  - 改变比较对象
## 补充要点
- 激励对象
  - 人
  - 员工
  - 领导对象
- 激励与动力的三个关键要素
  - 努力
  - 组织目标
  - 需要
- 效价
  - 目标后的个人价值满足
- 激励过程出发点
  - 未满足的需要
- 企业家需求
  - 强烈的成就感需要
- 企业管理者需求
  - 强烈的职权需要
图片
激励理论:强化、期望、公平与方法